帮助&资讯

mooc慕课 — 中学MOOC该如何建设

2015-05-12 09:20:04

近年来,“MOOC”建设成为国内一个热门话题,2015年3月19日与4月9日,中国教育报分别刊登龚晖教授《“MOOC”的优势究竟在哪里?》(以下简称“优势”)、《“MOOC”在中学会怎样?》(以下简称“中学”)两篇文章,读后感触很深。文章对“MOOC”优势给出一针见血地解析,提出让中学“翻转课堂”回归“MOOC”的见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于中学阶段推动“MOOC”建设应有非常强的理论性指导。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中学“MOOC”建设还存在一些值得继续思考的操作性问题,或许这对于相关部门在后续“MOOC”建设、应用和管理等方面有一定启发意义。

“MOOC”优势的实现需要多方联动的教育变革

“MOOC”的本质是什么?这无疑是开展“MOOC”建设应明确的首要课题。“MOOC”全称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作为大数据时代下全新的课堂,“MOOC”是基于网络、数字的课堂,是在线、开放的教育形式,必将带来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在这里,有一种观点值得警醒。专家学者们普遍提到一点:有什么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教育行为,在当前“分数至上”的教育环境中,教师通常是不愿意“革”自己命的。显然,希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是没什么错的,“以学生为中心”很难落到实处的主要根源在哪里,是值得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等多方思考的。从多媒体教学、电子白板、电子书包、微课大赛,哪一个实践不是教师在身先士卒,勇往探索,而片面地仅希望教师个体做出改变是难以从深层次推动教育改革的,这已是惨痛的教训。当“MOOC”来袭时,优质资源建设与利用牵动着教育系统诸多神经细胞发生裂变,最终将撬动教育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变革,这需要多方联动,以共谋教育深入发展,决不是教师个体的简单应对,教育行政部门是否也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了呢?

观看“MOOC”视频,充裕时间从哪里来?

正如“优势”一文在“‘先学后教’不是‘MOOC’的优势”中所指出的:“其实中学阶段目前没有成建制地、大面积地实施这种教两遍、同时学两遍的时间和机会。”不仅如此,看一下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课表就可知道:即使简单地观看视频的时间,估计都很难挤出!又何谈有充裕的时间观看视频,自由地体验个别化与个性化学习呢?另外,如何做好宣传,让家长理解与支持“MOOC”学习方式,营造优良的自学学习环境与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由此,可以看到,要想实现观看视频的一种改变,需要在“MOOC”建设中对传统教育的制度与社会支持等重新做出相应的诸多变革举措,着实不易!

对此,“中学”一文指出:把学生观看“MOOC”视频的环节就安排在课堂上,任课教师就能够有效地管控学生学习的过程;并特别强调:“‘MOOC’的技术逻辑都是在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的基础上才能成立,学生不看视频,‘MOOC’的优势荡然无存。”显然,认真观看视频意味着需要学生高度集中,全程参与的,那么,许多学校的互联网条件能否达到同时观看视频?在课堂上是统一步调地观看还是让“MOOC”系统根据学生个人跟踪数据进行新内容学习?学生根据个人基础自由随意停止重复看视频的个性化学习能否实现?学生观看视频时随堂考试、即时激励、满分过关等互动,都是非常耗费时间的,所造成进度不一致怎么办?观看视频后的师生、生生讨论,教师查看“MOOC”评价技术统计学生观看视频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根据学情设计自主学习活动,这些也需要一定时间,又怎么安排?

“MOOC”教学资源精品化精细化如何建设与利用?

利用优质资源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难题,能让更多人分享原来仅有少数人享有的教育资源,从而促进教育公平,这是“MOOC”带给教育界的震撼与倡导“MOOC”建设的意义所在。

根据国际与国内“MOOC”教学资源建设经验,“精品化”和“精细化”意味着每一门课程都会有最优秀教师来主讲,以及各模块领域最优秀教师共同参与授课,而要实现好的远程教学则需要拥有不同技能的专业化教学团队,负责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与考试测试,单凭个别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来设计网络课程的“独行侠”的方式,是不可能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

那么,中学“MOOC”教学资源如何操作,用什么样的制作模式才能完成呢?相比于当前大肆鼓吹技术门槛低、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可以参与的微课热,“MOOC”建设技术含量则高得多,教学团队、技术团队以及管理维护团队一个都不能少。当“MOOC”优质资源建好后,构建怎么样的教育机制,真正实现学生在线学习与学校学习相结合?比如:让学生可以自由选课,并得到学分认证,让大范围学生受益;让最好的老师讲课,一线教师则转变为一名导师或教练,更多地去了解学生的差异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等等。那么,一线教师如何才能胜任组织课堂对话和讨论的教练角色?未来,课堂讨论将是学生“吸收内化”学习过程效益提升的主战场,一线教师只有做出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观察,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参与讨论,查看讨论,回答学生问题,根据学生数据分析结果,做好课堂学习活动设计,都需要大量时间,并有可能是随时随地发生,这绝不是简单地到上课的时候看一下网络数据,就可以进行现场活动设计与回答问题的。

“MOOC”平台的开发与利用,我们该怎么做?

首先,要避免停留于应付差事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行为。近两年来,微课热的时候,一线开始大量购买手写板、摄像机等;优课来了,各地蜂拥招标录播设备或企业公司来录课。

其次,要避免仅靠教师或学校仅有的几个技术人员来推动的建设行为。以一线曾经广泛开展的专题教育网站、网络教学平台等为例,教育或学校主管部门估计很少进行招标配备平台或网站建设的,大部分地区基本上都是学校教师与网络管理员或信息技术人员的小范围探索实践行为,基本上是借助已有平台进行修改得到,然后挂到个人申请的服务器上,从现有教育体系来看,教师根本得不到所谓专门政策支持,常态化应用于教学几乎不可能,只能成为课题、大赛、应付检查的摆设。而且,由于学生家庭条件参差不齐,学生到底是不是用、怎么用,基本上都是无人问津。
再其次,借鉴世界知名“MOOC”平台可知,“MOOC”平台绝不是教学资源简单的呈现展示,实现个性化学习的美好憧憬需要对其功能的设计进行全方位的考虑。笔者认为,“MOOC”平台决不是简单的一个招标行为可解决的,必须静下心来按照市场规律,与高等学校、培训机构、企业公司等合作,多方论证,是一个长期的开发行为,需要不断的完善,才能真正推动“MOOC”平台建设。

最后,国家三通两平台正在建设与应用之中,“MOOC”平台的开发如何与之有效融合,并借鉴各省市已经初步探索出来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积极推进数字时代的个性化学习、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是“MOOC”建设的努力方向。



气球鱼学院,网校校长进阶之路。www.qiqiuyu.com


广告位
即刻开始,免费体验 EduSoho 强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