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资讯

企业培训平台 — 面对人工智慧的挑战:未来企业人才必备的四种思维力

2020-12-14 14:49:17

「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这句来自哲学家笛卡儿的名言。这句话不单反映了思考对人类的重要性,更表达了懂得思考,正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也是人与其他事物与别不同之处。面对21世纪变化,人工智慧可说是下一代面对最大的科技突破,同时也是最大的挑战。

人工智慧不单令整个就业市场转变,更可能取代很多现时我们所认知的工作。在此情况下,到底下一代要有什么能力才能立足呢?教育要培养下一代怎样的能力,才能让他们不被人工智慧取代呢?我们可以回到「我思故我在」这句名言当中,思索这一关乎人类本质的特性,是否能成为一种解答。

人工智慧为下一代带来什么挑战?

毫无疑问,近年人工智慧的发展,以及其在不同行业渐获应用,已为人们的工作形态乃至就业带来巨大的挑战。

早于2013年,牛津大学马丁学院(Oxford Martin School)的研究团队已发表报告,分析了700多种职业被自动化的程度。他们整理出不同职业被取代的风险,并据此估计,美国将会有超47%职业有被自动化取代的风险。研究团队在文中亦指出「根据我们的模型估算,大部分从事交通运输、物流、办公室和行政支援,以及制造业的员工有被取代的危险。」(Frey & Osborne, 2013: 44) 当中如果工作缺乏思考和管理性任务(perception and manipulation tasks)、创造性任务(creative intelligence tasks)和社交性任务(social intelligence tasks)的话,被取代而消失的风险最大。

此外,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于2017年发表了的报告《未来工作:自动化、就业与生产力》(A Future that Works: Automation, Employment and Productivity)中便指出,虽然现时只有少于5%职业会完成被自动化所取代,60%的职业中最少也会有30%工作内容会变成由机械或科技负责。纵然并不是所有职业都会被自动化取代,但会有愈来愈多职业会被自动化所改变。报告中正提到,「随着人类活动被自动化所转变,人们从事工作时将会愈来愈趋向与机械互补」(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017: 2)。这要求人们具备一系列能适应自动化的能力(automation capability),包括逻辑思考、解难、创造力、表达和展示能力(articulating and displaying)等。

以下笔者举出两个行业例子,说明现正发生的职业变化:

第一,零售行业。全球电子商务龙头亚马逊(Amazon)正利用名为Amazon Robotics的橘色碟盘状机械车取代原由人类负责的货品管理和出货安排。而亚马逊亦正发展名为Amazon Go的无人超市。另外,国内阿里巴巴和腾讯亦曾推动无人店试验性质计划,虽然成果未及预期,但是可以预见人工智慧将在未来10至20年为零售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服务业。例如美国的机械企业星舰科技(Starship Technologies)开发了自动化的派送机械人(delivery robot),并于2019年8月开始,为三藩市的各学校、住宅区、商厦等提供物品派送服务。美国电讯公司ClickSoftware亦在其现场服务管理工作中引入人工智慧,并因此将平均进行每项任务的时间减少了20%。随着演算法和大数据的普及,可预期人工智慧在服务业中会占有愈来愈重要的位置。

由上述发展趋势可见,人工智慧最大的优势,正是对一些主要依赖原则、系统和制式化、数据密集的工作有更快、更有效率的执行力。因此,下一代面对这种挑战,必须具有跳出和超越这些能力的思维及技能,令人工智慧不能代替。

更重要的是,虽然人工智慧能够进行自动学习,但它现阶段始终欠缺人类思考的复杂性、变化和创意。人类能够突破自己思考的框框,分析、综合和比对不同的状况,并能因应环境的不同转变,思考工作对自己的意义,以及如何调整自己去应对。这更显出教育对下一代的重要性:到底教育应该帮助下一代学习怎样的思维能力,才能应对人工智慧的挑战?

教育中加入四种思维力:让下一代具有应对能力

针对人工智慧的挑战,现今的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及家长们应该有未雨绸缪的想法,培养下一代具备适切未来的思维能力。否则这不止是能否能赢在起跑线上的问题,更可能会走错跑道,承受输掉人生的风险。笔者认为众多思维能力中,有四种是对于学生应对未来特别有价值和意义的,兹阐述如下:

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是以问题所针对的对象为本,从而思考和制订解决方案的思维能力。根据史丹福大学设计学院提出的设计思维模型,设计思维可分为同理心(Empathize)、定义(Define)、形成想法(Idealize)、制作原型(Prototype)和测试(Test)等五个阶段。

由于设计思维重视人们能因应所针对对象的需要和问题所在,而不断修正和试验,故能帮助学生在反覆设计和制作方案的过程中,突破自己的思考框框,改善自己固有的想法,探索最好的解决方案。

批判性思考

批判性思考即是先撇除个人对某一事物或观点的偏见或情感,而对此事物或观点进行思考、分析和评价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能力包括几项条件:把握重点、正确推理、事证举例、条理实达、态度严谨、掌握变项,以及价值判断。

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培养这种思维能力,训练自己在思考过程中具有紮实和有系统的逻辑结构,并能辨析和识别不恰当乃至错误的思考方式及想法。

当然,若这种能力运用不当,往往会令人们堕入陷阱,利用批判性思考来批评他人。但如果这种思维能力运用得宜,不单能帮助学生辨析和避免错误的想法,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对身处的环境或问题进行多角度和全面的思考及评估,从而能对各种挑战作出恰当的应对。

建设性思维

根据建设性思维的主要倡导者S. Epstein和P. Meier(1989),建设性思维被定义为重新评价和解释周遭事物的思维方式,从而减低面对这些事物的负面情绪和压力。这即以正面的态度看待和理解面前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寻求有效方法予以解决。这种思维能力重视人们面对问题和困难时,不将其看作完全负面的东西,反倒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释这些问题和困难,从而让自己的情绪不受它们所困扰,并能积极地寻找能解决它们的方法。

这种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面对眼前和周遭的困难时,不被负面情绪和气氛所限制及困扰,而能以与别不同的方式看待和理解这些问题和困难。学生具备这种思维能力,便可突破现况对自己的限制,跳出负面思维,以正面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挑战和探寻解决之道。

逻辑说服力

逻辑即是思维的规则和规律,并据此作出符合这些规则的推论,这包括归纳、演绎、溯因等;说服力则是让对象对于我们所提出观点或想法表示认同或共鸣的能力。将此两者相结合,逻辑说服力就是我们利用符合四思维规则的推论,令对象认同我们观点的能力。

这种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面对问题或困难时,藉着逻辑思考,突破复杂枝节的缠绕,直接切中问题的核心。同时他们能以清晰的言辞表达,说服别人,从而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和困难。

试想想:假如下一代拥有以上四种思维能力,能够因应不同问题和环境变化,作出全面、深入和系统的思考,找出解决方法,又何需惧怕人工智慧的挑战呢?

上述四种思维能力,正呼应本文开首提到的「我思故我在」:思考是人的本质所在,也是人类能应对人工智慧挑战的关键条件。因此教育的重点应是让学生将思考发展为不同的思维能力,从而将思考的力量展现出来。

在此也鼓励各位教育同工及父母们,为了下一代,应该一同努力,改变现今课程培训的重点:不单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懂得记忆固定答案,更要培养和发挥他们不同的思维能力。

教育同工和父母们亦应改变自己的想法:第一,不应再以为思考和思维等只是哲理或学术研究的训练,因此学生不需要接触。其实对思维能力的重视已在生活、商业、科技和生产等方面得到普及。而具备思维能力,才能成为未来的高阶人才。第二,不应只着重学生答案的对错,而更应重视他们得到这个答案的思考过程。

唯有同工和父母们改变想法,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我们的教育才能向前迈进。而下一代也才能应对这个人工智慧正带来巨大挑战的世界。

广告位
即刻开始,免费体验 EduSoho 强大功能